版权所有 © 乐鱼体育人力集团
京ICP备16045214号-1
技术支持:企维科技
官方微信
造就人才 成就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定和促进就业”置于宏观政策的优先级,提出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为何将就业纳入优先考虑?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列举的这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受此影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
面对这些现实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稳定和促进就业”献计献策。两会结束后,关于就业问题的探讨也一直在继续。
就业情况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不是把就业政策放到和货币政策同等的高度,就业政策的地位从来都比货币政策更高。货币政策是为了稳定就业。”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看来,就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来都有着更重要的地位。
刘世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就业是充分的,那么这个经济体的资源就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处于一种不冷不热、正合适的发展状态。
“下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就业的位置应该比以前放得更高。我个人的观点,(就业)应该放在第一位,甚至我们将来讲经济形势好不好,或者增长速度高不高,首先要看就业的情况。”刘世锦说。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在出席媒体沙龙谈到就业和投资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下一步,应该围绕促就业确定投资方向。宋晓梧直言,一些地方政府非常熟悉通过投资拉动GDP的发展路径,但未来坚决不能又走上“就业是民生之本-GDP增长是为了就业-确定GDP目标-通过投资拉动GDP”的老路。
宋晓梧曾去德国等国家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调研城市转型工作。他问当地工作人员,如何确定投资项目?对方回复他,第一个考虑因素就是能够拉动多少就业。而反观我国的一些同类型城市,过去考虑的往往是当年能够增加多少GDP。宋晓梧指出,要在稳就业和稳投资之间建立联系,中长期考核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就要看投资项目能拉动多少就业。
“过去,我们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主要是看经济增长速度等,也关心就业,因为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扩大有一个系数关系,我们把它叫做就业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说,随着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其间接寻求就业目标,不如直接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实施的依据,这样目标更加明确,也在就业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手段之间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如何降低中小企业用工成本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是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58集团首席执行官姚劲波看来,中小企业能在稳就业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该重点研究降低这类企业的用工成本。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利认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稳就业的具体举措,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只要搞活企业,就业就稳住了。”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实际上,中小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仍然很难贷到款。张永利说:“不是国家政策不好,而是限制太多,希望金融机构能放宽一些限制。同时,金融业应把收益更多返补给实体经济。”
造就人才 成就企业